#父母先生#
这个问题啊,很多人都想错了。
是这样——对于人的表态,你要尊重,但是不必过于确信。什么叫要尊重?就是对方如果明确表了态,你就不要强行否决。比如对方说不生娃,你不能接受,但你不去强行说服对方,哪怕你选择离婚,也是对对方的尊重。但你如果要说“你没权利这么做”、“你不能这样做”,这个就叫不尊重。
什么叫“不必过于确信”呢?因为人并不是一种自己表了态就一定办得到的动物。
你小时候有没有表过态要好好学习?你好好学习了吗?你有没有表态过再也不粗心了?你粗心了吗?你有没有讲过再不减肥就是小狗?你减下来了吗?
言出必行,坚持到底,这不是一般人能随便办得到的事,哪怕当事人自己觉得多么肯定、多么决绝都一样。实际上,仅仅因为对方如何说了就绝望、断念,这是一种对对方的隐秘的崇拜。
注意,这不是说你不能选择终止期待,你完全可以在不绝望的前提下对这个虽然仍然存在但是看上去不高的概率不满意,从而选择终止一切努力。
但是,你要把这种做法和“出于绝望而终止”区分开。
一个老练、成熟的人是不会对别人决绝的表态太过度反应的。因为越是赌咒发誓、十二分确定的“绝不”、“一定“,越是脆弱不堪。只要你不在上面添柴加火——跑去否定人这样做的权利就是典型的添油加火行为,实属愚不可及——它们往往会自然淡化消亡,其速度往往快得让你啼笑皆非。
反倒是那些做“我不知道将来我会不会改主意,但是至少现在我不想”这类看似有所保留、不太肯定的谦卑、精确表态的人,往往才是真狠角色。
这类人对自己的精力和承诺有严格管理的习惯,所以才会养成这种毫米级的用词和谨慎的意愿表达习惯。这远比那些一拍桌子就宣称“永远”、“绝不”,对这类用语的狂妄性一无所知的小孩子坚韧、强大的得多。
所以这类人看似犹犹豫豫的表态,往往坚持得更久,更坚决,更出结果。
如果你听到的是激烈的“永远”、“绝不”,这说明对方只是处在应激状态,这是在本能的用“大词”来心理性的恫吓让自己恐惧的威胁。
这不是一个可以持久的状态,你让ta自己在黑暗里胡乱挥舞那把马刀几个小时,ta自己就会累的举不起手来。时过境迁,很多很小的触动都会导致对方的立场翻转。
这在另一方面也给你一个教训——对于重大问题,直接问对方“怎么看”、“打算怎么办”,是一种非常不明智、非常懒惰和粗糙的行为。
任何重大事项,都会触发强烈的情绪反应,不是经历过惊涛骇浪千锤百炼的狠人,根本就不能心平气和的面对逼问。
然而很多小孩子却盲目的相信对方肯定已经有了主意、有个早就考虑清楚成熟、可以随时拿出来的结论的计划,自己只需要直接开口询问,就能像收验证码一样拿到答案。然后自己再根据这个官方答案决定自己的下一步就好了。
于是这些憨娃一天到晚直接问对方怎么想。
咋样,要不要交往?咋样,要不要来一发?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娃?要不要辞职?要不要搬家?要不要离婚?
你这种问法、立刻就会导致对方进入一种被突袭最后通牒的精神状态,不是产生强烈的惩罚冲动,就是产生强烈的逃跑冲动。
前者只想迎面给你这傻x一耳光,后者只想尽快离你越远越好。你觉得这两位煞神会在对方耳边低语什么建议?
本来无可无不可,但是就因为你这样问了,那就不可、绝对不可、永远绝对不可。因为这种猛烈的否决,既能迎面给你这混蛋一耳光,又能尽快离你远远的,乃是两路煞神难得一致的两全其美之策。
你什么时候才能接受我?——Never。
啥时候结婚?——三年内都不考虑。
要不要生娃?——不生,你等不得就去和别人生。
你自己就是对方这样选择的最大推力,几乎等于作法召唤出魔鬼来揪着ta的头发在摇头。
为什么“问一下”这么大的罪?因为你在逼对方瞬间成神,来给你神才能给你的确定性。你只考虑了这个确定性对你是多么“方便““有用”,没有考虑逼迫对方强行升格为神的巨大痛苦和恐惧。
你瞬间就背弃了你关于爱的誓言,甚至更糟糕——对方猛的发现你根本都没意识到爱的誓言已经被背弃,原来你不懂爱是什么。可怜的你,浑然不知这是何等重大的过犯,瞬间就会触发对方天崩地裂一般的悲痛和绝望。
仅仅就为了惩罚你,你所求的,就必不能赐给你,且还要夺走,要教你为此受罪。
你明白了没有?
所以,重大事项绝不能以“给我个准话”的态度去逼问,这样逼问本身就一种必须用拒绝来惩戒的罪行。
你可以问一下对方现在的思考,对对方无论什么答案都仅仅表示了解、接受。
你的要求,仅仅只是“三个月以后我们再讨论,看看我们各自有无什么新想法”。没准三个月以后是你想生而我反而改主意了也说不定,谁知道呢?此其一也。
其二是,这样一个重大的事项,理所当然的应该有一个足够充分的讨论机制来带领我们逐渐接近最终的答案——比如三个月一次记录良好的交流同步,重复八次,暂以两年为期,
这期间我们先不做决定,只是探讨周边问题各自要怎么解决,探讨这么做的意义和风险,谈论一切可能的计划和备案。
这不是一个可以用“我要梭哈你跟不跟不跟出局”这种模式来处置的事务,而是一个谁也不能预设立场,应该有一个足以与这事的规模相称的程序的“问卜”。这些讨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向上天求赐答案的礼仪。礼仪完毕,答案自然揭晓,无论是上九还是下九,我们都可以坦然接受这就是我们天定的命运——共同的命运。
不是“我要,你服从”,也不是“你要,我服从”,而是“天要,我们服从”。
仅仅是这样一个谦退、至诚、从容、坦荡,不违爱而行的态度,凡你所求的,人人都唯愿有幸代天赐给你。
因为有幸成全你这样的人,无论代价如何,都是一种天赐的光荣与幸运——这种自觉不用再用任何圣贤来教,早已被写入人不可抗拒的本能之中了。
这才是共生共荣的正道,不是那种自私自利、傲慢无礼的“给我个准话”。
这些话你若看得懂,你就知道你有多大的歉要道。你道了这歉,你做父母的资格本身已经开始孕育了。
父母才是需要从你们身上先生出来的,然后才是子女。
转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805983/answer/323266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