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缪忧天#
未雨绸缪,也还没下的时候就先修补巢穴。
雨是大家都见过的,不只是见过,还是隔三差五的见。见得多了就知道必然还会下,绝不是啥被害妄想。
下雨也不是没办法对付,提前把屋子修好,雨伞备好,堤坝加固,排水疏通,自然可以安然无恙。
杞人忧天,一来除了杞人没人见过天塌下来这种事,二来杞人也没有任何实验或者计算能证实这个风险的确切存在。
杞人是纯靠“谁说这完全不可能”来主张这风险的。这倒也不能算完全没道理,只是这个级别的风险那可太多了,比如太阳突然爆炸这一类。
除了这个“并非完全不可能“的问题之外,天塌下来也没有解决方案。这不是台风,大雨甚至地震,这是天塌地陷,犹如银河系有超新星爆炸,或者流浪黑洞一头撞进相撞轨道,这超出了人类能有效干预的范围。
流浪黑洞:宇宙空间结构形成的涟漪
根据爱因斯坦的预测,这是一种宇宙空间结构形成的涟漪,在“引力波”的作用下,黑洞可被“踢出”它们所在的星系。已探测到的黑洞都是根据黑洞在吸积周围宇宙气体时释放出的X射线来确定它的存在,而处于“流浪”状态的黑洞已经将其周围的气体消耗干净。 [1]
2022年,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了流浪黑洞。
这种没有解决方案的、“不见得完全不可能”的风险虽然也是严肃的风险,但是大家没可能把这种风险的优先级提得太高,更不用说提高到最高优先级。
真要硬提上去,除了让自己如丧考妣之外别无任何刺激效能的价值,这就属于无谓的痛苦了,反而要降低这么做的人的生存概率——会出现这种结果,可以看作自然法举了红牌了。
如丧考妣,汉语成语,拼音是rú sàng kǎo bǐ, 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今多为贬义。出自《尚书·舜典》。
考妣:在先秦时期是对父母的别称,无论生死均可用。后世则称死去的父亲为皇考,死去的母亲为皇妣。后又改称先考、先妣。
转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197920/answer/3505763665